Hello Again

好久没来,甚是想念,对于一个自己的窝,竟不知从何落笔,那就慢慢说起吧。

最近又让爹娘来苏州了。两个月的短暂相处,最大感受就是彼此更清楚地映射了各自的性格。他们两人在这里的每一天,完全是为了照顾我们,早晚饭、接送小朋友、刷碗洗衣服。除此之外,最有可能出门的理由就是去附近的超市买菜或者出门扔垃圾。

娘最大的特点就是太为别人考虑,自己真是低到了尘埃里。即时平日六个人的晚餐,只要有一人没坐到位子上,她绝对不会做下,没错,她要做那个最后入座的人。吃菜只会从自己面前的盘子里夹,如果你使劲劝她,她也会去尝试下右边其它的菜,但万一没看清楚多夹了一点,她会连忙说:呦,这么多。如果是我或者我婆婆做饭,她并不会去一旁休息,而是一直就站在旁边看着,即时帮不上任何忙。谁要拿点什么东西做点什么事情,她随时做好了为你服务的准备,比如说为你开冰箱、为你开门、为你递水杯,然而你看着她这样的付出,还并不领情,心里泛着怒其不争的怨气。

她自己不太讲话,没事可做时,就那么纯粹地坐着,静静地看着我们。有时甚至还不开灯,就坐在黑暗里。不带来任何麻烦,不提任何要求,不显露自己的情绪。我会觉得不该让他们来,七十多岁了,还要适应这里的一切,来照顾我们;会觉得她可怜,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,没有任何自己的追求,自己的生活;会气她这样的性格,又从她身上明显的看到了我。

爹最大的特点就是太能讲道理,觉得自己活的特明白,山东人办事儿的礼节少不了。焘哥说他是好为人师,其实我觉得他只是想要跟人分享他的观点而已。从小到大,好多山东男人讲话都这样,尤其是两杯酒下肚,总能拉住你,跟你掏心掏肺、头头是道地分享一堆人从江湖过、生活不易的道理。对此,我已经见怪不怪。而且,长大在外,还会怀念这样的时刻,那相聚热闹、侃侃而谈的场景,再也不会重现了。

来苏州后,他膝关节的毛病加重了。仅仅是带他去医院检查这件事,就费了多日的口舌,道理又是矛盾的一堆:不用去看都知道是膝关节磨损,磨损是没有办法修复的;即使在苏州看了也没用,不会在这手术,真正看还是要回山东,而回了山东再看医生还要重做,所以完全是浪费钱……所以,我想也不能全怪我吧,对于这样绕来绕去的道理,我只能直面斥责了。做核磁共振时,硬说只拍一个,没必要两个关节都拍。开药方时,厉声疾色的样子,说不要买,买了他也不吃。对医生的第二步方案,他说打针修复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管用的……对于这个七十多岁的倔老头儿,我直接跟他讲,他有见识也有自己的智慧,然而在他的见识之外,还有一个很大的、你所不知道的世界。老头乖乖的吃了药、泡了酒。

现在他们回山东后,一半是想念,一半是开心。毕竟有他们在,生活上帮我分担了很多,陪伴在身边也很安心;但是回去的话,对他们来说是轻松自在的。哎~下次相聚不知是什么时候。我对自己期间的表现和反应,其实是很不满意的,对至亲缺乏耐心。尤其是对于娘,我没有真的去关心她,去鼓励她。其实她现在的状态,跟我自己是一样的。不自信、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,太拘束、没有自我,好像活在一个一出生别人就给你设定的壳里……我做的唯一一件值得说的,就是前一天晚上,准备了一个蛋糕,算是提前庆祝娘生日了,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开心,有被惊喜到。所以,以后想做的事情,还是要去做,一点小浪漫、一点人情味,要去做。要不然,慢慢就活成“活死人”了。

从这周开始,就是我们四人世界了,这一直是我期盼已久的。我准备早饭,送兄妹俩上学,去上班,回家后准备晚饭,收拾,提前准备第二天的饭,偶尔陪着做作业,洗漱。磨磨蹭蹭,再三催促,唠唠叨叨,反来复去,一天就这么过去了……

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能变着花样做做早饭和晚饭,能让他们吃得健康一点。当下的其实打心底开心,尤其是那么可爱的小妹(虽然也会经常耍小脾气),打球也不错的哥哥(偶尔挺懂事常常狗子嫌的八岁九岁)。

但感慨更多的还是,每天主要精力都是上学、上班、放学、下班,忙忙露露,好多事情都没做……如果每天疲于柴米油盐,怎么才能提升自己,做自己喜欢的事,把日子经营的有声有色,让这个家更上一步呢?我总记得焘哥说的话,从长久来看,你任何一个阶段的生活状态,都不过是短暂的一个阶段,不会一直持续。我想目前最大的问题,就是怎么精简,以及提高一天的效率吧。

 Hello Again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