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lo Again

好久没来,甚是想念,对于一个自己的窝,竟不知从何落笔,那就慢慢说起吧。

最近又让爹娘来苏州了。两个月的短暂相处,最大感受就是彼此更清楚地映射了各自的性格。他们两人在这里的每一天,完全是为了照顾我们,早晚饭、接送小朋友、刷碗洗衣服。除此之外,最有可能出门的理由就是去附近的超市买菜或者出门扔垃圾。

娘最大的特点就是太为别人考虑,自己真是低到了尘埃里。即时平日六个人的晚餐,只要有一人没坐到位子上,她绝对不会做下,没错,她要做那个最后入座的人。吃菜只会从自己面前的盘子里夹,如果你使劲劝她,她也会去尝试下右边其它的菜,但万一没看清楚多夹了一点,她会连忙说:呦,这么多。如果是我或者我婆婆做饭,她并不会去一旁休息,而是一直就站在旁边看着,即时帮不上任何忙。谁要拿点什么东西做点什么事情,她随时做好了为你服务的准备,比如说为你开冰箱、为你开门、为你递水杯,然而你看着她这样的付出,还并不领情,心里泛着怒其不争的怨气。

她自己不太讲话,没事可做时,就那么纯粹地坐着,静静地看着我们。有时甚至还不开灯,就坐在黑暗里。不带来任何麻烦,不提任何要求,不显露自己的情绪。我会觉得不该让他们来,七十多岁了,还要适应这里的一切,来照顾我们;会觉得她可怜,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,没有任何自己的追求,自己的生活;会气她这样的性格,又从她身上明显的看到了我。

爹最大的特点就是太能讲道理,觉得自己活的特明白,山东人办事儿的礼节少不了。焘哥说他是好为人师,其实我觉得他只是想要跟人分享他的观点而已。从小到大,好多山东男人讲话都这样,尤其是两杯酒下肚,总能拉住你,跟你掏心掏肺、头头是道地分享一堆人从江湖过、生活不易的道理。对此,我已经见怪不怪。而且,长大在外,还会怀念这样的时刻,那相聚热闹、侃侃而谈的场景,再也不会重现了。

来苏州后,他膝关节的毛病加重了。仅仅是带他去医院检查这件事,就费了多日的口舌,道理又是矛盾的一堆:不用去看都知道是膝关节磨损,磨损是没有办法修复的;即使在苏州看了也没用,不会在这手术,真正看还是要回山东,而回了山东再看医生还要重做,所以完全是浪费钱……所以,我想也不能全怪我吧,对于这样绕来绕去的道理,我只能直面斥责了。做核磁共振时,硬说只拍一个,没必要两个关节都拍。开药方时,厉声疾色的样子,说不要买,买了他也不吃。对医生的第二步方案,他说打针修复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管用的……对于这个七十多岁的倔老头儿,我直接跟他讲,他有见识也有自己的智慧,然而在他的见识之外,还有一个很大的、你所不知道的世界。老头乖乖的吃了药、泡了酒。

现在他们回山东后,一半是想念,一半是开心。毕竟有他们在,生活上帮我分担了很多,陪伴在身边也很安心;但是回去的话,对他们来说是轻松自在的。哎~下次相聚不知是什么时候。我对自己期间的表现和反应,其实是很不满意的,对至亲缺乏耐心。尤其是对于娘,我没有真的去关心她,去鼓励她。其实她现在的状态,跟我自己是一样的。不自信、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,太拘束、没有自我,好像活在一个一出生别人就给你设定的壳里……我做的唯一一件值得说的,就是前一天晚上,准备了一个蛋糕,算是提前庆祝娘生日了,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开心,有被惊喜到。所以,以后想做的事情,还是要去做,一点小浪漫、一点人情味,要去做。要不然,慢慢就活成“活死人”了。

从这周开始,就是我们四人世界了,这一直是我期盼已久的。我准备早饭,送兄妹俩上学,去上班,回家后准备晚饭,收拾,提前准备第二天的饭,偶尔陪着做作业,洗漱。磨磨蹭蹭,再三催促,唠唠叨叨,反来复去,一天就这么过去了……

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能变着花样做做早饭和晚饭,能让他们吃得健康一点。当下的其实打心底开心,尤其是那么可爱的小妹(虽然也会经常耍小脾气),打球也不错的哥哥(偶尔挺懂事常常狗子嫌的八岁九岁)。

但感慨更多的还是,每天主要精力都是上学、上班、放学、下班,忙忙露露,好多事情都没做……如果每天疲于柴米油盐,怎么才能提升自己,做自己喜欢的事,把日子经营的有声有色,让这个家更上一步呢?我总记得焘哥说的话,从长久来看,你任何一个阶段的生活状态,都不过是短暂的一个阶段,不会一直持续。我想目前最大的问题,就是怎么精简,以及提高一天的效率吧。

宝宝的打人现象

本是美吉姆推送的内容,关于 3 岁以下宝宝的打人现象,面对懵懵懂懂开始有“脾气”的小妹以及处于叛逆期的哥哥,真是深有体会。其实“打人”不只是 3 岁以下宝宝特有的问题,但基本原因无非下面几个:

1. 大运动在发展:

0-3 岁的婴儿期是身体动作发展的敏感期,手的动作也有了相当的发展,可以说,手是宝宝的第一个玩具。当他发现可以用自己小手的力量来摆弄物体时,就表现为打人、抓人、踢人、夺取别人的东西或摔打东西等现象。她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的伤害,她只是以不断重复的动作以及大人的反应作为乐趣。比如,大人被她揪头发,扯得很疼,叫出声来,她不明白你表达的是痛苦,还觉得你很有趣。

嗯,小妹现在会一把抓下我的眼镜;会坐在餐椅上把玩具扔到地上,然后低下头来找,哈,她就是为了听响声,觉得自己的小手竟然能造成这样的结果,很有意思;而当我讲绘本学霸王龙叫发出可怕的声音时,她没有觉得害怕,反而被逗得咯咯笑。嗯,婴儿的笑点就这么奇怪。

2. 不会表达,一着急直接上手

0-3 岁宝宝其实就像小猫小狗,吭吭哧哧的什么都不会说,一着急只会先上手。无论是想自己拿勺子吃饭,还是喜欢小伙伴一起玩,表现在行为上都是抢玩具,摔勺子,推人等行为。

这一条同样适用于将近 4 岁的哥哥,据我观察,他”打人”主要分两种情况:一是小朋友间的冲突,主要是玩耍中跟小朋友发生了争抢、有小朋友无意撞到他、或者有小朋友对他产生了潜在威胁;二是与家人间的冲突,主要是大人制止他的某些不当行为,令他不高兴时,比如看了很久电视,他无视我的提醒,我强行关掉,他便生气地跑来打人。

像第一种情况,跟不会表达有很大关系。举个例子:这是从爸爸那里听来的,哥哥在美吉姆玩蹦床,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他了却没意识到,哥哥便去撞他,结果自己从蹦床上摔下来了;有一次我陪他在家门口的小游乐场玩,一个比较熟的玩伴用手指着他的眼睛神气地讲话,几乎要碰到他的眼睛,沉默的哥哥紧闭着嘴,打了玩伴的手,那个小朋友便说哥哥爱打人;不久前一次,跟 BT 几个同学聚会,他跟两个小姐姐一起玩,2 个女孩比他大一两岁,已经上幼儿园。哥哥抱了一堆广告单页视为宝贝,中途不知怎地小姐姐当垃圾扔了,哥哥便生气地打人了。

在后两个情景中,他面对的小朋友都属于嘴巴厉害的,因为我们家就靠近小区内的游乐场,那个熟的玩伴经常“怂恿”他回家拿玩具,实诚的哥哥每次抱一大筐出去,又不带回来;两个小姐姐属活泼外向型,一个自称要做公主,一个自称是女王,自然更不肯放过打人的小锅锅,生平第一次我看到他被别的小朋友用语言攻击地眼泪汪汪。我一向以为因为日常绘本阅读的积累,小锅锅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,也是我在幼儿园面试时讲给老师的话,但他语言表达能力好是体现在词汇的积累上,而且他还只是个小孩,不懂如何用语言而非暴力来制止冲突,而且他终究不是那种嘴巴甜蜜、个性张扬、嘴不饶人的小孩,所以也不知如何用语言来反驳面对的敌意和攻击,结果便是人人看到的“打人”。

说实话,我会担心他上幼儿园的表现,是否会融入,是否能打破沉默生疏的习惯,跟老师正常交流,但凡是总是有两面性,我相信即使从反面也能影响他的性格。

3. 环境影响

孩子的行为都是习得的,尤其从接触的环境。比如动画片,会给小朋友造成攻击性行为是合理的错觉。

 4. 父母的性格

“绝对权威”型的父母过于控制儿童的自主性,易于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,一逆反就很想对抗。

自从妹妹出生后,哥哥“不听话”的时候多起来,不睡午觉、沙发上蹦蹦跳跳吵得小妹无法入睡、吃饭不用筷子、乱扔东西等等各种生活琐事,爸妈说不听,老人的夸大发酵,再加上幼儿园面试事件,有一阵搞得特别心塞。面对他的发脾气,我倾向于平和以待、跟他讲道理,讲道理也不管用时,我也气急败坏地吼他打他(大概就是传说中疯婆娘的形象了);爸爸对他大多数坏习惯通常是直接武力惩罚。但几次下来,我特别不喜欢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,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孩子可以多倔强,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倔强的孩子可以激发你多少的负面情绪。我不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,我也害怕长期的这种教训方式会让他免疫,并且还会激发他长大后的逆反心理。想想 3 岁以前那个善良、可爱、乖巧,跟你说甜言蜜语、被你捧在手心的小宝贝,他到底犯了多大的错误不值得你原谅呢?久怒成毒。何况他并非一直这么顽劣,他猫一阵狗一阵,螺旋几天后,便会又乖巧又懂事。至于到底怎么应对,我很赞同下面几个方式:

1. 冷处理

1 岁以前的攻击行为,父母要冷静下来,不要大呼大叫,也不能完全忽视。可以这样做:我们攥住孩子的一只手,轻轻把它放下,不要有生气、激动的表情,同时轻轻对孩子说“不可以”,在每次的重复中,孩子就逐渐学习到了。

——–

2022年7月5日:丢在草稿的一篇,未完也发出来了。

成长的烦恼 五月末

5月26日 口算与做梦

锅锅:做口算100题练习,撕了一张,第二张上又是乱写乱花,边角也撕了。因为觉得题目比学校中的难,然后掉了眼泪。再问下去,说学校里的数学也不喜欢,最喜欢的是体育课、实验课和音乐课。

【妈妈的想法】重新准备口算题目。家长开放日数学老师讲到:计算在数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,目前学习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,20以内的加减法是基础。所以,重新准备口算练习题目,降低难度,多一些20以内、50以内以及整数的加减法,退位进位练习放在一列,做好排版,方便写竖式。目的是重拾对计算的信心,避免其对数学产生抵触;达到与学校一致的要求,书写清楚,练习过程书面呈现。

关于睡觉,哥哥10点钟差不多睡着了,妹妹还是那个熊样,虽然躺下来,一会要去奶奶那边,一会掏鼻屎,一会说热得睡不着,睡着估计11点左右吧。半夜里,哥哥做梦,虽然拉住他,还是掉到床下了。再半夜,我被妹妹踢醒,哭得时间不长,未理会。

5月27日 忌令出即行

我几乎是一点折都没有了,锅锅跟我之间就像是学校里两个闹矛盾的小男孩,除了怼,谁都不服谁。下班后,发现他不意外地又在外面玩耍,除了一个高个的憨憨小胖子比他大,其余全是一帮幼儿园的小孩,玩陀螺比赛,他最厉害,陀螺撞不倒。同一栋楼中班的壮壮向我赞叹:阿姨,你家儿子真牛!

今天在学校做计算练习,他说是班上第一个做完的,也许是受这个鼓舞,今天口算没有要求他就主动做了。字迹还是潦草,然而他说已经很认真了,我想,你内心是有多挣扎,还是真的心里想做好,身体却无法控制好?还是想着快点写完,就去玩?

今天是本着让他先玩够再写作业的心态,其中曲折不讲。答应他洗完澡就玩斗兽棋,因为他没洗澡,所以就没跟他玩,最终气呼呼地去睡了。临睡前,把我手机拿走了当闹钟。

他真的是一个爱玩的男孩子啊,哪怕就是什么玩具都没有,单纯地在外面玩,都可以,与那个两三岁时满头大汗都不肯回家的他无异。 也许在没收奥特曼卡牌的同时,我可以从陀螺、斗兽棋入手,满足他踢足球、游泳以及适当玩游戏的愿望,毕竟我是想养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,而不是学习的机器。

早上,我把手机闹铃设好,放回他房间。他听到闹铃自己起床了,还说,这个闹钟是他自己设的。也许,我该多“听到”他的心声,也许,自己起床,就是给他准备个闹钟这么简单。

小妹一夜安睡,难得。晚上把房间终于收拾地像刚入住地样子了,腾出了好多空间,她说:这个房间好像变了样子。

5月30日 睡个好梦

上午带哥哥去上篮球课,每次看到他们训练的样子都很感动,这样的强度,却没人喊累。锅锅现在融入也不错,我想,坚持下来,这样的训练、场地、队友、氛围,定会对他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 另外,他还说喜欢足球,想上足球课。

昨天一共十分钟的口算、十分钟的伴鱼、一篇日记,九点多才完成。口算难得全对,还是写字工整的问题;日记居然写得还不错,虽然有别字、标点问题,但整体上写字认真,句子表达完整,共写了两页,表扬了他。哦,他还说好好也在学钢琴,她还喜欢写日记。

周一早上闹钟没响,我一睁眼 7:23,因为几点到校的事情又说服未果。哥哥坚持认为 8:05 后到校才算迟到,然而我们几次从班主任那边得到的信息是早上 7:40 开始早读,如果去的晚就会错过早读,而且老师一般会在这个时间段讲解知识点。这就像作业一样么,学校为什么不能统一把早读列入正常的课表中?造成这样的费解。当然,主要问题还在他自己的思想上。早起早到这件事,要挖掘他内心的动力。 当然,早起这件事,我从来都不是榜样。

半夜,小妹被抱过来,像这样的事也不知道是多少次了。睡前我还跟小妹说要睡个好梦,她却说自己睡不了好梦。果然,夜里又完美展现了她的踢腿功,一会哼哼唧唧, 一会过来抱着我胳膊,我们三人排兵布阵一样换着位置。怕俩人互踢弄醒,怕没有被子盖,自己醒了十次是有吧。哥哥因为前两天做了可怕的梦,就在这睡了几天,今晚可不能了。

还有,哥哥搭好的摩天轮积木散了几块,无法复原,就伤心地哭了起来。哎~还是一个单纯、认真的小男孩啊。

早上洗头发绝对是保持一天好心情的小利器

不知道上一篇日志是什么时间的了,这期间我的生活,也像被折叠了,没有留下什么痕迹。不长,也就十年之间吧。

想想这些年,就像一棵水草,在水面上随风啊随雨啊飘啊飘,飘着飘着就忘了根的所在。

豌豆就像个两面人,不管是哪个,其实我心里都有些欢喜和羡慕。不管发脾气还是开心,都很放肆啊,百分百地畅快。

我喜欢的人啊,就是像《人潮汹涌》里失忆后的周全,把收藏癖一样的房间收拾地干净明亮,把空空荡荡地前半生抽丝剥茧理出头绪,生活总归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,过去也没有什么遗憾。

无聊还是有聊

昨天奶奶说,哥哥从上午11点吃过饭便出去玩了,晚上5点多才回家。而妹妹主要在家里玩,问她为什么,她说:外面太无聊了……

晚上我做Keep,便让小妹自己玩蘑菇钉。她说:不要。我问:为什么?她说:因为玩蘑菇钉太无聊了……于是,我陪她玩了一局。后来,停止玩游戏的哥哥又跟她玩了两局,两人玩得津津有味,虽然中途也有你争我抢。

后来,哥哥帮小妹洗了澡,而我又愉快地做了135千卡的运动,挑战月度3000千卡目标的第一天。

最近兄妹英文启蒙的效果挺让人开心。认识了26个字母,认识了少量常用单词,跟读的发音也挺有味道,这样坚持下去,一定会比老妈好的。

但是汉语阅读之前没有坚持,现在想有什么好的方法。

童言童语1

 哥哥6岁半,妹妹3岁半。

昨天不知怎地,跟妹妹说起了她出生的事情:

我说:“妹妹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后,精光光的,什么都没穿,然后护士就把你抱去称重量,护士说5斤8量,49厘米,是个女孩,然后我听到感动得都哭了。”

妹妹说:“我也哭了。”

我问:“为什么?”

她说:“因为我一直在找妈妈。”

我好感动,深信不疑。

晚上我抱着笔记本看奇葩说,哥哥坐在我边上:

他看了看我,突然说:“你不要看这个。”

我说:“为什么?”

他说:“你每次在爱奇艺看这个,就把我们要看的覆盖了。”

我哭笑不得。

《乔治 · 桑精选集》

书是路边摊的那种,泛黄的纸张,处处的别字,拗口的翻译。整本书下来,最喜欢《 小法岱特 》了,古灵精怪的少女,质朴善良,品德高尚,让人想到少年时代对恋人的追求。其实整本书里,多数女主角都是这样的品质,但看看乔治桑真实生平,与无数男子风流的性情,还真想象不到这样的主角出自她笔下。是她内心仍然纯真,保持着这样的追求呢?还是因为缺乏,而只能在书中实现了?

♠  有些人高价雇佣手工劳动,害得穷人为了满足家庭需要,工作超过了能力所限……没有一个学校教育我们,我们的权利所在,教会我们区分真正的、正当的需要和可耻的、有害的需要,并且告诉我们,我们整天流汗,为别人造福,而在傍晚坐在木屋门口,仰望红色的星星从天际显现,这是,我们可以和应该想些什么。《莫普拉》

♠  请看最凶狠的贵族:他比我们当中最勇敢的人在某些方面更有胆量。他们从小这样长大,而我们呢,人们对我们说,我们生来是为了服从……《莫普拉》

♠  可以说,美丽是要对着一面想象之镜不断地观察自己,打扮自己,肯定自己,欣赏自己和摆弄自己的。丑陋则是不修边幅和听之任之。《康素爱萝》

♠  一个穿着贫寒的少女,在一个像您这样的评判人和老爷面前,理所当然会胆怯;一个民间的女孩子,从未受过细小的注意,自然会缺少打扮和准备。《康素爱萝》

♠  胆怯仅仅属于愚蠢。 《康素爱萝》

♠  你干得汗流满面,才能维持可怜生计,长年劳动,精疲力竭,如今死神召唤着你。《魔沼》

♠  艺术不是对实际存在的现实的研究,而是对理想真实的追求。《魔沼》

♠  明年,这犁沟又将填平,被一条新的盖没。《魔沼》

♠  您过于沉溺于自己的感情了,您的性情太孤僻了,您既不了解社会,也不了解人。您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同大家都不一样,您的脑袋里空空如也。《我的生平》



孩子怎么就是不听话?

1.都告诉他/她不要这样做了,为什么还是会去做?

很多时候大人都用【否定词+要求】,比如:不要用手抓,不要乱扔~ 但这种句式恰恰不用于5岁以前的孩子——他们只会get到最后几个词,做出完全相反的事!

那么,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呢?

1)「该做什么」,而非「不要做什么」。例如,可以告诉孩子「拿勺子舀奶油」、「先洗手再抓东西」,而不是「不要用手」。

2) 语言引导,动作也要跟上。例如,可以告诉孩子「去洗手」的同时,握住孩子的手,用行动去制止他直接拿脏手抓东西的行为。

3) 有仪式感地阐明规则。例如,可以蹲下来,将孩子搂在怀里,平视着孩子的双眼,告诉他什么可以做、什么不可以做;尤其是要在不良行为发生之前,就提前划定边界。

4) 平时养成好习惯。例如,在平时就要制止孩子用脏手拿东西的行为,这些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朝一夕,而是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。

2. 明明已经说了很危险,为什么还像没听到一样?

情急之下,我们有必要以「简单粗暴有效的命令」来快速阻止孩子的行为;但在这些命令后,我们还需要跟孩子解释清楚「为什么」。 比如:不能碰杯子!这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– 因为杯子里有热水,容易烫手;因为杯子是玻璃的,容易打碎;因为杯子有锋利的缺口,容易划破手~

另外,还要举一反三,问他还有什么是烫的,不能碰?还有什么是容易碎的,不能拿?还有什么是锋利的,会划出伤口?提问加大人夸张的表演,让他将这一类的事情都理解通透。

破解磨蹭

为什么会这样:

  1. 孩子的磨蹭,是成长特点,7岁基本可以分得清时间概念,开始接受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。
  2. 是否家长过于追求完美?
  3. 是否是因为没有兴趣而想逃避?
  4. 是否是专注力不够?
  5. 可能出于叛逆期。
  6. 可能天生慢性子。

怎么去缓解和改善?

  1. 定闹钟或者充满仪式感地用特定音乐提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。
  2. 提高熟练度:比如早上起床穿衣一套自己完成,放手让他去做。
  3. 陪伴孩子学习或引导他做某事时,不吼不叫,及时鼓励。
  4. 寻找不同难度的舒尔特表图册,进行训练;玩迷宫、图片找茬等能集中精神的游戏;培养下棋、阅读等兴趣爱好。
  5. 让孩子自己承担放纵自己的后果。
  6. 孩子成长会有三个叛逆期:2-4岁;7-9岁;12-17岁。这三个时期的孩子,在被父母要求做某事时,容易有逆反心理。需要父母拿出十足的耐心和宽容。

七夕一更

好久没更新了,碰巧今天是七夕。

其实我一直想补上一篇,令我值得骄傲的 2017。有这么几件事:

首先喜获小妹。虽然这是 2016 年的事,但这种喜悦的延续感太强。我一直觉得兄妹俩是上天赐给我的小宝贝,我没有理由不好好爱他们。以下是真正几件事:

1. 驾照到手。跟小伙伴一起学的,大热的夏天掉了几斤肉,很开心。虽然学得有点晚,虽然拿到驾照后近一年了都没怎么上路,但是晚点又怎样?我迟早会开的很熟练啊。期间也害怕自己会考不过,但还是坚持没有请过假,因为想给兄妹做个榜样。

2. 给公司申报的政府补贴通过。143.19万元今年春天到账,这算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成就啊!虽然钱不是我的,这个数字多少年我都会念念不忘。除了对自己的肯定,也算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工作方向。然后,我也很想知道今年能拿多少年终奖……

3. 翻译了一本书。2018年夏天拿到出版社的书了,讲真,我不知道换做别人是什么心理,我也知道这个年头出本书 so easy。首先,我为自己做完这件事感到自豪 — 3个月的翻译时间,除了周末,大部分都是小孩子睡着后翻的,所以有时会到12点以后,而当时学车并未结束,期间还经历了一次牙痛。其次,我对自己的翻译成品很惭愧,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更何况还是跟一个大 V 一并署名。但是,如今我决定正视自己这种忐忑不安,不再讲自己的坏话,水平一般的我能去做并且完成本身就值得肯定。

以上算是我真正进步的一年,我不知道这样的进步是否每年都保持,这样的进步能否与年龄的增长相匹配。Anyway,我还是要尝试去越过一些山丘,尝试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地井井有条。

另外,既然是七夕,就说两件最近让我砰然心动的小事吧,其实也是近几年来的砰然心动了:

第一件是我急性阑尾炎,要去医院的那天早上,疼得只能蹲着站不起来,焘哥给我接了一脸盆水洗脸,一碰水发现是温的……今年很怕凉,即使是夏天洗脸刷牙我都要加点热水,没想到他能记得。

第二件是某一天班上,我说好想喝咖啡啊,心痒痒地都想叫外卖了,咖啡、鲜芋仙,再不行奶茶也行。然后下午3点,焘哥电话我要不要带咖啡?我说等下班回家才喝上太晚了。挂了电话,接到一个陌生号码,他说我的外卖到了,我说你打错了吧?!额……焘哥用另一个手机号打的,他买了咖啡送到我公司楼下,而且是4杯。当然,有一杯是给他自己的~